在日常设备维护中,很多人习惯在更换或检查轴承时将端盖和保持架上的旧润滑脂彻底清除,认为这样更“干净”。然而,这种看似整洁的操作,可能无意中拆除了轴承内部一个至关重要的“隐形供油系统”——静态润滑脂蓄油池。
当轴承启动初期,润滑脂会在滚道与滚动体之间剧烈搅动,进入所谓的“搅拌阶段”。随着运转趋于稳定,多余的润滑脂并不会消失,而是在滚动体的推动下逐渐迁移至非工作区域,如端盖内侧、保持架横梁等位置。这一现象已被Scarlett等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清晰记录。
这些区域由此形成稳定的“静态脂库”,虽不直接参与承载,却扮演着润滑补给站的角色。
此时,端盖与保持架上的脂库便发挥关键作用:1、自然分油:基础油从脂体中缓慢析出,流向滚道;2、剪切激活:保持架运动产生的微剪切力可加速油脂释放润滑成分。这种被动但持续的润滑机制,是延长轴承寿命的重要保障。
研究明确指出,若在维护中过早或过度清除端盖区域的润滑脂——例如Scarlett实验中人为移除脂库——轴承会迅速出现早期磨损迹象。这充分证明:这些看似“多余”的油脂并非污垢,而是精心布局的润滑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