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新资讯 > 轴承新闻
全力助力聊城市轴承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支持轴承产业发展对壮大聊城市实体经济,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培育做强轴承现代产业集群,聊城市金融局牵头制定了《关于支持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于今年5月25日正式印发。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海磊介绍,《若干措施》提出了5个方面15条具体支持措施以及5条保障措施。 提升产业能级方面: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突破高端调心滚子轴承、高端关节轴承、重载汽车轴承等技术。支持轴承企业全面建设数字化车间,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鼓励引导轴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创建品牌荣誉,通过展会、赛事、营销等多维度推广自主品牌,组织开展各类商标品牌宣传活动,打响“聊城轴承”区域品牌。 优化产业布局方面:重点培育建设临清烟店镇轴承、冠县清水镇锻造、东昌府区郑家镇保持器、东阿县滚动体四大轴承产业集群,支持各有关县(市、区)建设完善1-2个高标准规范化轴承产业园。 加强产业协同方面:积极组织轴承企业与本地产业链下游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重点企业常态化对接联系,根据需求确定研发生产方向。鼓励建设“云轴联”“轴承产业大脑”等产业供应链发展平台,利用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指导优质企业间合作交流,支持产业协会联盟共建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方面:全面查找和弥补产业链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每年筛选确定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轴承产业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实施“一对一”靠上跟踪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瞄准国内外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精准招引“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 做大产业规模方面:培育提升中小型轴承加工企业规模实力,做好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纳统”工作。指导支持临清市、冠县、东昌府区、东阿县分别在轴承整装、锻造、保持器、滚动体等领域培育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拓宽国内外销售渠道。 保障措施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合力。强化土地保障,实行重点项目用地分级分类保障,支持轴承重点项目用地,采取弹性供应方式。强化人才保障,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支持聊城大学、聊城技师学院等高等院校增设轴承设计与制造相关专业课程,成立轴承高端制造研究院,鼓励设置轴承产业专项奖学金,为全市轴承行业培养、输送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强化金融保障,深化产业金融服务、银企对接,持续丰富“轴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深入开展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行动、金融赋能重点项目专项行动及首贷培植行动,对轴承产业优质企业进行精准支持,在金融产品开发,银企对接、上市培育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政策落实细则,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帮包服务机制和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实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
浙江光越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荣获NSK“2022年度杰出贡献奖”
2023年度NSK中国产业机械事业本部经销商会议在海南三亚隆重召开,作为NSK中期计划(MTP2026)的第二年,本次大会以“聚势?共赢”为主题,回顾并展望了中国产业机械事业本部的经销商伙伴们一起携手并进的成果、经验、前景。 浙江光越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NSK官方授权经销商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浙江光越荣获NSK“2022年度杰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浙江光越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与NSK携手合作长达20年之久,一路走来双方都给予了彼此最大的帮助和信任。此次殊荣也是NSK对光越公司过去一年努力的认可,同时也是双方精诚合作的见证。光越公司将继续保持初心,携手NSK共同开拓未来更广、更深的市场,为双方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行!
机器人轴承再一次成功亮相
2023-06-05
近日,以“机器智联、赋能万物”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宁波余姚开幕。本届峰会围绕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数字化产业链技术、机器人高端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展开,设置了行业交流、产业对接、机器人大赛等六大板块。 八环机器人轴承成功亮相优必选、绿的谐波、美的集团等97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企业悉数到场;库卡6轴机器人、STAR复合多功能机器人等多项前沿技术惊艳亮相。八环科技集团携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减速机轴承、柔性轴承等服务型机器人轴承产品成功亮相展会,受到关注。开展技术交流峰会现场,院士名家齐聚、前沿新品亮相、政策热点聚焦,推动全国机器人行业交融发展。会上,八环科技集团研究院院长资小林同中国两院院士熊有伦、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优必选副总裁付春江等就八环机器人轴承技术攻关、产业化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资小林参观优必选展台 “本次展会是八环服务型机器人轴承的一次成功亮相。参会人员对机器人及轴承产品的热情远超我们的预期。八环将和与会专家、意向客户保持密切联系,进一步夯实轴承技术基础,推动产能扩充,为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贡献八环力量。”八环科技集团研究院院长资小林说。
洛轴助力神舟再次飞天
2023-06-02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为飞船和火箭配套生产了多款高性能产品,再一次圆满完成神舟系列飞船发射配套任务。 洛阳轴研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本次任务中,该所研发的大载荷、高转速三点接触球轴承、内圈双半三点接触球轴承、涡轮泵用低温高速轴承等火箭发动机专用产品,为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支持,保障火箭发射成功。 此外,高精度、低噪音自润滑轴承及组件用于载人飞船的电机、电控等驱动系统,保障了载人飞船多个重要旋转机构在飞行过程中可靠稳定运转。可再生环控生保系统用耐腐蚀轴承,实现了在极端酸性氧化性溶液中长期可靠运转,为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对日向心机构转动轴承组件,能自动调节太阳能帆板时刻保持对日方向,避免飞行过程中其他舱段遮挡阳光,保障空间站持续电力供应……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轴研所将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舍弗勒集团任命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现任欧洲区首席执行官萨沙·扎普斯先生将接任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现任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斯特凡·施平德勒博士将履职至2024年4月30日,并将支持萨沙·扎普斯先生进行岗位交接 欧洲区首席执行官的继任者将在该岗位交接前适当时候决定 内部措施确保工业事业部管理工作的有序衔接 近日举行的监事会会议上,舍弗勒集团任命现年48岁的萨沙·扎普斯(Sascha Zaps)为执行董事会成员,担任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一职。该任命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由于年龄原因,现任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斯特凡·施平德勒博士在其合同期满(2024年4月30日)后不再续签。施平德勒博士自2015年5月1日起开始担任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萨沙·扎普斯先生于2021年9月1日被任命为舍弗勒集团欧洲区首席执行官。舍弗勒集团董事会由八位执行董事与四位区域首席执行官组成。作为欧洲区首席执行官,扎普斯先生已经是舍弗勒集团董事会成员。欧洲区首席执行官的继任者将于明年该岗位交接之前的适当时候决定。 萨沙·扎普斯先生拥有MBA及BA学位。1995年,他进入Siemens Automobiltechnik公司财务部门工作,开始了其职业生涯。之后在Siemens VDO、Siemens Enterprises以及Telefonica O2等公司任职,期间曾在比利时及美国工作。之后,扎普斯先生在多家公司不同管理岗位上任职,如麦肯锡公司高级副总裁、Telefonica Global Services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以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首席财务官及董事总经理等。2019年,扎普斯先生加入舍弗勒,担任集团工业事业部首席财务官及业务拓展高级副总裁。 舍弗勒集团家族股东及监事会主席乔治·F.W·舍弗勒先生表示:“我感到非常高兴,从内部提拔萨沙·扎普斯先生负责管理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过去几年里,扎普斯先生在工业事业部不同管理岗位上担任职务,已经成为工业领域公认的专家。同时,非常感谢施平德勒博士能够继续履职至2024年4月底,并支持扎普斯先生进行岗位交接。扎普斯先生在完成欧洲区首席执行官交接之前仍将在该岗位上履职。” “此外,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施平德勒博士过去八年中对工业事业部的出色管理,他带领团队进一步强化了工业业务实力,使工业事业部成功实现转型,并走上可持续的盈利和增长之路。通过这一内部接力棒的交接,我们将确保工业事业部管理工作的无缝衔接,继续推动业务的成功发展,”乔治·F.W·舍弗勒先生补充说道。
肥城经开区汽车轴承智能制造项目
位于肥城经开区泉利汽车配件产业园内的汽车轴承智能制造项目,由山东恒义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为5.6亿元,总占地面积8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拟建设厂房30000平方米、研发办公5000平方米。 一期项目计划新上乘用车轮毂轴承单元生产线10条,自动装配线5条,配套智能化大数据管理系统1套。目前,一期项目正在进行车间内部配套设施建设,预计今年7月份设备进厂,8月份设备安装,10月份投产。 据了解,二期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重型汽车、工程机械、风力发电、水利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装备主机滚动轴承。项目产品主要为世界轴承厂家SKF、FAG、NSK等进行直供配套。
洛轴助力世界首台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运行
近日,世界首台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赛瑞号”在华能吉林通榆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进入整机运行示范阶段。此次洛轴研发设计的主轴承产品精度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在安装、调试阶段,产品性能表现优异。
LYC 轴承——数字化助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近日,在首届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增长峰会上,LYC 轴承有限公司 郭明记发表了题为《品牌如何向数字化要规模》的演讲。他分享了 LYC 轴承公司(简称洛轴)作为重工业企业、传统制造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的独特经验,并介绍了公司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步走,重塑体系,进行 " 自我革命 " 的过程。 郭明记首先对于洛轴的发展变迁进行了介绍。洛轴建立于 1954,1957 年正式投产,如今产销规模 60 亿,拥有八个产业集群。在轴承行业,洛轴有行业引领地位,在航天机床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洛轴在近年进行了一系列内部改革,使产销规模翻倍增长,数字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他表示,洛轴的信息化、智能化之路起步早在 2006 年就开始,但最初仅限于营销、商务层面,对于规模化发展并没有支撑作用。从 2017 年开始,洛轴在国家战略以及省市两级政府支持下开始了大规模的数智化改革。关于改革方向,黄树鹏表示,在过去,制造是先制造,再推向市场售卖,而改革后,需要企业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转换制造能力,做服务型的生产制造。还需要企业有将技术转化为销售额的能力。 据介绍,作为传统企业,洛轴过去存在业务流程长、内部信息不畅,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而数字化给了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要利用好工具,关键是做出思想观念转变,工作转变,体制机制三大转变。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三步走改革,洛轴目前已经搭建出一个大数据中心,三大系统和五大平台。而在内部,还完成了混改为主的体制改革,外部做好了营销体系的改革。最后,郭明记分享了洛轴总结出的独特数智化方向,他们认为智能化制造,对洛轴这样的生产型企业、重资产的企业来说,关键是如何去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如何让我们的生产制造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此,他们投入重金将老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围绕风电这一风口产业进行了重金的配套投资,为未来的规模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做铺垫。
崇德科技:承担国家重大装备项目轴承研发
目前,计划创业板上市的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进程已处于过会阶段。此次拟募集资金约5.30亿元,主要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投资,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和升级主导产品,巩固其在动压油膜滑动轴承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 作为国内高端轴承领域的知名企业,崇德科技长期深耕于动压油膜滑动轴承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其自主研发的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产品主要聚焦于能源发电、工业驱动、石油化工及船舶等领域,是重大装备、高精设备如重型燃气轮机、大型汽轮机、风力发电设备、高效压缩机、高速电机、泵及齿轮箱等装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 在技术性能方面,崇德科技的动压油膜滑动轴承能在高温、高速、恶劣环境、极端重载等应用领域长期稳定运行,不仅有效解决了重点领域主机客户的配套瓶颈,还助力提升了我国先进核电技术装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重型燃机及“乙烯三机”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率、自主化率,部分产品,并应用于国家重大在建项目。 在承担国家重大装备项目轴承研发方面,崇德科技立下了赫赫战功:中国第三代核电岛内、外关键设备的滑动轴承研发、“第四代核电重大装备”、“中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项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5MW及以上大型风力发电装备项目”等众多国家关键装备所需的高端精密滑动轴承的研发,都有着崇德科技的活跃身影。上述项目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重大装备核心部件“卡脖子”的困境,同时也提升了崇德科技在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影响力,帮助公司开拓更多高端市场。 客户合作方面,崇德科技已参与了国际知名企业的全球配套,成为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如SiemensAG、Sulzer、GE等企业的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崇德科技拳头产品未来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滑动轴承已逐步在部分领域替代了传统滚动轴承,目前越来越多的轧机已由滚动轴承改为滑动轴承,许多大型机械如水轮机等也都开始采用滑动轴承。尤其在风电装备领域,由于大型风电机组齿轮箱采用滑动轴承替代滚动轴承,可显著提高风电齿轮箱扭矩密度,降低单位扭矩成本,因此“以滑代滚”是未来超大功率风电齿轮箱设计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将有力支撑我国海上风电平价上网,以及优质陆上风电的老旧风机改造,实现“3060”双碳目标。
洛轴为国际大科学项目SKA研制的方位轴承通过验收
近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为国际大科学项目SKA研制的配套产品近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国际合作探索宇宙贡献“洛阳力量”。 SKA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天文领域最重要的大科学项目,由包括中国、澳大利亚等在内的16个国家共同合作实施,目标是建造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射电望远镜,其中低频孔径阵列(SKA-Low)在澳大利亚建造,中频孔径阵列(SKA-Mid)在南非建造。SKA将研究第一代天体如何形成、星系形成与演化、暗能量性质等问题,为人类认知宇宙提供重大机遇。 此次通过验收的配套产品系洛轴为该项目专项研发的方位轴承,是射电望远镜上的重要部件,能够起到连接、旋转、固定的作用。由于工作环境条件恶劣、载荷大,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覆力矩联合作用,方位轴承能否正常运转,决定了射电望远镜的工作状态好坏。 根据设计需要,洛轴研制的产品要达到精度P4级,且对摩擦力矩和精度稳定性、重复性,以及轴承刚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实际研发中,项目设计方还首次提出了实际负载下的轴承游隙、刚度、旋转精度的测试要求。 为此,洛轴积极组建专项团队,通过开展轴承游隙及旋转精度的带载检测技术研究、轴承刚度随载荷变化的分析技术,以及试验技术研究及润滑应用技术研究,并结合工况要求,采用了多项业内创新工艺。 最终,该产品以内外圈端面跳动、启动力矩优于主机要求的好成绩,受到了中德专家组的好评,并顺利通过验收。 SKA将打造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参与国家众多的射电望远镜,这对全球工业界提出了多项重大需求和挑战,其建设过程好比各国工业科技团队的“国际擂台”。 “此次能够成功参与SKA建设,代表着国际上对洛轴的高度认可,是我们企业的巨大光荣。”洛轴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继成功配套“中国天眼”、“墨子号”地面站望远镜、全球海拔最高的原初引力波观测站望远镜后,洛轴再次为世界顶尖天文领域科研项目配套轴承产品。依托我国轴承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后续该企业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为擦亮洛阳轴承名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