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 最新资讯 > 轴承知识 > 震动和频谱测量在故障中的使用原理
震动和频谱测量在故障中的使用原理
2020-11-23 08:42:49 分类:轴承知识
摘要:滚动轴承如果有故障,一般会产生下面频率的一种:随机的超声频率:频率范围5000~60000HZ,测量使用方法:振动尖峰能量、高频加速度、冲击脉冲,这些用于检测轴承的初始故障。


   滚动轴承如果有故障,一般会产生下面频率的一种:随机的超声频率:频率范围5000~60000HZ,测量使用方法:振动尖峰能量、高频加速度、冲击脉冲,这些用于检测轴承的初始故障。

   对于滚动轴承不能只依赖振动总量来精确评估滚动轴承的状态,也不能全依赖超声频带测量,只有将超声测量与振动特征信号分析结合使用才是最好的评定轴承的状态。

   振动尖峰能量烈度图:


振动尖峰能量烈度图


   轴承部件自振频率:频率范围500~2000HZ,轴承零部件受到冲击时,以它们的自振频率“瞬时扰动”。在滚动轴承中,滚动元件打击内外环跑道上的缺陷的间断的冲击激起它们的自振频率。但是当故障扩展到微观大小时,它们开始激起这些轴承零部件的自振频率,成为“第二个检测症兆”。故障恶化时,可引起更大的冲击,这些更大的冲击产生更大的自振频率尖峰响应。磨损严重时,在这些共振附近出现更多频率分量,它们中许多是这些自振频率的1X转速的边带(往往,这些调制尖峰以轴承的故障频率为间隔,而不是1X转速频率的边带)。轴承自振频率与转速无关,但它们的响应幅值与冲击速度成正比,意味着转速越高,响应幅值也越高。

   评估滚动轴承的状态不要全依赖超声频带测量,要将超声测量与振动特征信号分析结合使用才是最好的评定轴承的状态。

   本文由陌贝网三程整理编辑


陌贝广告图